close
誠品強勢談判 出版業冰風暴

中國時報 2008.01.09 
丁文玲/台北報導

 ▲誠品書店吳清友對出版業者與經銷商態度強硬,片面要求交易條件變更,引起出版業者反彈。這是誠品慶祝成立18周年,吳清友致詞時感謝民眾支持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范揚光攝)

     經濟不景氣,書店在商言商,不再斯文?繼去年中下游經銷商與出版社群起向連鎖書店龍頭金石堂抗議出版交易條件太過嚴苛之後,如今又傳出誠品書店以強勢作風,對經銷商與出版商片面提出不合理的交易要求,出版商雖然反彈,卻畏懼誠品書店占有通路的優勢,如今叫苦連天。

     出版商指出誠品片面開出、要求出版商接受的不合理條件,主要包括三項。第一,誠品書店要求交易往來的出版社與經銷商,將現行的「月結制」轉成「寄售制」。而在轉制之前,誠品要求出版商將全台誠品書店所有分店,所有留在誠品的庫存書全數買回。

     月結轉寄售 出版商買回庫存書

     據估計,目前與誠品交易的大小出版經銷商有兩百多家,而誠品全台的分店近五十個,這個轉制新規定一旦執行,誠品可以立刻收到約十億的金額。只是,對於出版商來說,立刻要付出幾千萬的支出實在太過龐大,他們直呼招架不住。

     加入供應鏈平台 繳年費交易費

     第二是誠品還以書面要求往來的經銷商與出版社加入誠品設立的「誠品供應鏈平台」,成為這個平台電子商務的當然會員。誠品並片面立下期限,要大家簽訂合約,繳交平台年費與交易費。

     這個平台的作用是什麼呢?經銷商與出版商未來與誠品做生意,要查看自己在誠品的庫存以及銷售流通數量,都必須上這個電子平台才能得知。

     第三,誠品並要求出版商,未來他們在誠品寄售的書籍,若有遺失,或出現盤點差距,出版商必須替誠品負擔部分損失。

     據瞭解,出版商與誠品的談判早從去年十月起已經展開。原本多家出版社希望就誠品提出的交易條件變更,能在逐項取得共識後才進行。

     寄售書籍遺失 須自負部分損失

     未料吳清友態度強硬,還對他們表示,誠品近廿年來苦撐書店,對出版業貢獻良多。吳清友並指責出版業者不願共體時艱,讓出版業者傻眼,也感到失望。吳清友甚至曾對他們撂下重話表示,如果大家不配合,那誠品大可以不玩了。

     這些話讓出版業者深感受傷,也感嘆書店珍視文人氣質與出版界溫馨情誼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他們也擔憂,誠品強硬的作風、交易模式的改變,反映出未來台灣的連鎖書店面貌,極力朝商業傾斜,最後變得像便利超商或書報攤一樣雷同。


曾徵業者「同意」 誠品自認合理
中國時報 2008.01.09 

丁文玲/台北報導

 書市風雲起▲被年輕人視為文化與時尚重鎮的誠品書店,如今爆發強勢要求出版經銷商交易條件的問題。這是誠品在2005年跨年夜舉辦「城開不夜活動」迎接2006年到來,在書堆中跨年狂歡的場面。(本報資料照片/陳怡誠攝)

     誠品對出版商與經銷商開出的三點交易條件的片面變更,誠品自認合理。誠品企畫經理李玉華指出,電子商務平台是替出版業者建立的,依照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當然應該收取必要的費用。何況,該平台建立之前,還曾徵求出版業者的「同意」。

     目前,「台灣出版業通路秩序聯盟」旗下的數十家出版社,包括重量級的聯經、時報、希代、天下、遠流、大塊等,多被誠品「各個擊破」,陸續與誠品簽約,答應付費使用這個平台。

     聯盟裡只有少數幾家決定對這個契約暫時抱持觀望,像是格林、尖端、皇冠、天衛、洪範、晨星、高寶、九歌、大田、三民等出版社,決定暫時不簽這個付費使用平台的約。沒想到他們居然被誠品從一月一日起陸續「鎖單」。也就是說,誠品不向這些出版社下單訂書,藉以「逼迫」這些出版社簽下付費使用電子平台的合約。

     另外,誠品將現有「月結制」轉為「寄售制」,在轉制前還要求出版社與經銷商,把高達十億元新台幣的庫存買回,李玉華說,這是要徹底實行寄售制之前的配套措施。至於失竊書籍部分的損失,李玉華也認為,本來就不該由書店全部吸收。

     李玉華說,多年來,誠品懷著滿腹委屈,出版社與經銷商不顧書店經營困難,私下擅自以較低的價格,供書給大賣場、網路書店或其他書店,讓他們吃悶虧,這些帳是怎麼算也算不清的。

     李玉華認為,出版業者對誠品的批評與反彈不盡公允。她表示,關於這些新措施,誠品早從三年前已開始廣泛徵詢出版業者意見。


出版人:我們變書店文化傭工
中國時報 2008.01.09 

丁文玲/台北報導

     在出版市場當中,誰占有通路就是老大嗎?文化評論家楊照嘆道:「台灣現在只剩三家書店,也只剩下三家出版社了,就是誠品、金石堂與博客來。」

     不管是去年的金石堂事件,以及如今爆發的誠品事件,都可以見到連鎖實體書店因為受到不景氣、閱讀風氣低落與網路書店的衝擊,轉而向供應書籍的中上游經銷商與出版社施壓。

     而台灣的出版社規模以中小型為主,面對書店通路的施壓,體質不佳的關門大吉;就算可以撐下去的出版社,也往往無法堅持理想,一個勁地出版符合市場需求的暢銷書。

     誠品書店的強勢鐵腕,引起出版業者的反彈,但是畏懼誠品擁有通路的優勢,出版業者顯得軟弱無力,敢怒不敢言。而去年因應金石堂風波由出版界大老發起組成的「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面對誠品,似乎無法發揮抗衡作用。

     結果,這次出版業者面對誠品比金石堂更強勢的作風,多半不願意再挺身而出,因為不想再冒風險,唯恐事後成為連鎖書店怪罪報復的對象。

     一位曾在金石堂事件積極協調、備受推崇的出版人感嘆:「我已經斷了一隻手臂,禁不起再斷一隻了。」

     目前擔任「台灣出版業通路秩序聯盟」發言人的聯經出版社負責人林載爵低調回應,聯盟將在下周對外舉行記者會,聲明因應自由市場原則,將交易條件回歸各家出版社自行決定。

     這個態度顯然大有棄守的意味,許多出版社難掩落寞的表示,看來誠品書店開出的條件,即使不合理,出版業者最後也會全部和血吞下。一位資深出版人更嘆道:「我們都變成書店的文化傭工了,真不知道以後怎麼翻身?」

     楊照說,他很懷念連鎖書店尚未興起之時那些重慶南路上的書店。「當年,一家出版社就可以開起一家書店,每一本書只要瞧一眼,大概就能猜出是哪家出版社出的,非常有特色。」現在每家出版社出的書都很像,連鎖書店是否影響了出版面貌,大家心裡都很明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