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金融風暴》 救經濟 降稅 補貼 擴大支出 對抗金融風暴 政府採擴張性財政政策 相關理論、名詞及措施 不能不知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這波國際金融風暴深不見底,股市跌跌不休,政府除了降低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增加市場貨幣量,同時以降稅、補貼、增加公共支出等措施刺激消費,政府救經濟的貨幣與財政兩種主要政策,明年大考公民與社會很可能入題,考生務必熟讀。
北一女公民老師朱淑卿指出,高二下學期公民課上總體經濟學,政府遇到金融風暴時,通常採貨幣及財政兩種政策穩定經濟,相關理論、名詞及具體措施,考生不能不知。
朱淑卿指出,遇到金融危機、消費不振時,為活絡經濟,中央銀行通常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操作,降低重貼現率及存款準備率,讓銀行可用的資金變多,以刺激投資及消費,這就是為何在這波國際金融海嘯席捲時,央行總裁彭淮南突然降低存款準備率5碼,藉此釋出2000億現金到金融市場。
不過,有時光靠貨幣政策,仍無法讓經濟馬上起色,要同時配合財政政策,主要手段包括減免稅、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及補貼等三類措施,讓老百姓手頭上的錢變多、失業率降低、企業能接到更多生意,以刺激消費、振興經濟。
朱淑卿舉例,面對疲弱不振的經濟,新加坡、香港、澳門、南韓與美國政府都已實施大規模退稅,我國也已宣布同步調降遺產稅與贈與稅率及免稅額度;同時提高綜合所得稅四大特別扣除額標準,大家繳的稅變少,才有更多錢拿來消費,活絡經濟。
在擴大公共支出方面,經建會規畫發行公債,推動愛台12建設等擴大內需方案,要籌募數千億到上兆元不等的資金;並研擬「促進就業方案」,由各部會提供就業缺額給民眾數個月不等的短期就業機會。
至於內政部推動近貧家庭的「工作補貼保障方案」,則屬於補貼政策,也是穩定經濟的一種財政措施。
【2008-10-27/聯合報/C3版/教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