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的故事 訴說台灣醫療史
|
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財團法人台杏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白袍的故事巡迴展」昨日於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揭幕,台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順勝介紹早年診間的擺設。(記者羅沛德攝) |
自由 20080402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台灣短短一百四十年的醫療史,但初期就栽培了二千多位醫生,這些醫生在日治時代挺身帶領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壓榨,透過他們,台灣開始有了民主思想,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昨天舉辦「白袍的故事」特展,重建百年的台灣醫療史現場。
特展開幕典禮上,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女兒杜淑純、文化協會創辦人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以及寫下百年台灣醫療史的文史專家莊永明等人擔任貴賓,透過他們的回憶口述,讓現場民眾了解早期台灣醫學的發展。
蔣朝根表示,蔣渭水和杜聰明都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學生,一九一三年兩人在學生時代就致力反殖民運動,蔣渭水從醫學院畢業後,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並且創辦文化協會,蔣朝根表示,當時許多知識份子都是醫生,這些醫生扮演了喚醒台灣人民族自決的重要角色。
莊永明則語帶無奈說,該特展可稱為「醫療人文故事主題巡迴展」的告別展,五年前高雄市長謝長廷任內成立了「台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去年因為預算不足而被迫關閉,裡頭珍貴的醫療史料文物則全數捐給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部分史料則舉辦巡迴展,台北的「白袍的故事」特展就是終點站。
「白袍的故事」特展即日起展出至五月十八日,展覽內容呈現了早期牙醫簡陋的看診台、醫療設施與病床等,相對於今天巨大摩天的醫學中心,更凸顯西方醫學在台灣蓽路藍縷的過去,除了重現當年醫療陳設外,現場規劃了「教會醫療時期」、「日治醫療時期」及「戰後時期」等三階段醫療史料,還有相關的器械、藥品、書籍等。
除了靜態展覽外,還有兩場難得的演講,第一場是四月十二日下午二點半「日治時期台灣醫師的社會參與」,第二場是四月二十六日下午二點半「台灣醫療史略」,展覽及活動地點: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寧夏路八十九號三樓),洽詢電話:二五四九一七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