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部修訂剩菜條款 貧生優先
2008.01.07 06:49 pm
不少民眾每天到雲林縣斗六國中領剩的營養午餐,不過教育部說,以後剩菜要優先分給貧困學生,還有多的才分校外人士。
圖/本報資料照片

景氣差、日子苦,就連中小學生吃剩下來的剩菜,都有好多人搶著要。教育部最近修訂了「中小學校辦理學校午餐應行注意事項」,增訂「剩菜條款」,要求學校應將剩菜優先分配給貧困學生,之後才能分給校外人士。

此外,教育部也要求各校注意剩菜的衛生及品質,學生傍晚下課才能帶回去的剩菜,最好先放在冷藏庫保存,不要讓學生從中午就用塑膠袋打包、放在抽屜裡,以免腐敗,吃壞肚子。

教育部體育司科長傅瑋瑋表示,有些將營養午餐剩菜管理得比較好的學校,還會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不會把剩菜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交給學生,而是先按班級分好,放在廚房冷藏庫,學生放學前再到廚房領,不會被其他同學看到。

雲林縣斗六國中把營養午餐剩菜送給中低收入戶的新聞經報導後,各地愈來愈多沒飯吃的民眾,打起了學校營養午餐的主意,許多排隊領取的地點還發生了吵架、打架等「搶菜大戰」,反而校內有需要的學生不一定領得到。

教育部為次修訂中小學午餐的注意事項,增列十五條之一的「剩菜條款」,要求學校應定期檢討經營效能,控制營養午餐的製備數量,以免產生過多剩菜;有剩餘時,「為珍惜資源有效運用及照顧貧困學生,學校得建立相關機制,提供貧困學生。」

教育部指出,學校營養午餐的費用除由學生自付,還有部分吃不起午餐的學生餐費是由政府補助,剩菜的所有權屬於學生全體,因此,也應優先提供給貧困學生,而非校外人士。

教育部強調,各校不只是要注意營養午餐的供應品質,要讓貧困學生帶走的剩菜品質也要「嚴格管控」,以免學生及家人吃出毛病來。

傅瑋瑋表示,剩菜最好儲存在學校單獨的冷藏室,如果要與生食放在同一冷藏室時,也要注意熟食在上、生食在下的原則,以免熟食受到滴落的血水等汙染。

【2008/01/07 聯合報】


學校沒剩菜領了 婦人茫然

「如果學校的剩飯菜減少,只好到夜市的滷味攤幫人照顧攤位,打烊時領一點滷味回家吃囉!」雲林縣斗六市吳姓婦人得知學校午餐剩飯菜優先提供有需要的學生,她一臉茫然,並說「除了這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針對教育部的要求,中南部有些學校表示,只能盡力而為;有人則認為,提供社會福利和改善貧苦環境是政府的責任,讓人在校門口排隊搶剩飯菜,不是進步社會應該有的現象。

「學生領取剩飯菜,是否傷及自尊?」雲林縣淵明國中校長劉耀宗說,有些學生提剩飯菜回家的確會感到不好意思,老師便會把剩飯菜分成兩包,一包放在書包裡,另一包裝在環保袋裡。

也有些老師會請有需要的學生親友,等學生放學後再到學校領取。還有熱心的學生會幫同學一起提著剩飯菜出校門。

雲林縣斗六國中校長謝鴻志表示,校方會先考量學生人數,控制學校午飯菜份量,不會讓學生不夠吃,也避免浪費;但每天仍難免會有一些剩飯菜,除提供需要的學生帶回家當晚餐,其他就分贈學校側門排隊領餐的低收入戶。

謝鴻志說,若因新政策,致使分給校外貧戶的剩飯菜份量減少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站在學校的立場,「能幫助多少人,就幫助多少人」。

嘉義縣有些校長倒是擔心提供剩飯菜的保鮮問題;他們表示,中午的飯菜以塑膠袋包好放在廚房,等到學生放學時領取,因無冷藏,萬一飯菜變質或不潔,造成人食物中毒,「該由誰負責?」他們建議教育部補助經費添購冷藏設備。

【2008/01/07 聯合報】


飯菜打包叮嚀 放冰箱、別久留

看到不少學生把營養午餐放在抽屜裡,下午放學才帶回家,且怕周末學校沒上課、家裡也斷炊,還把剩菜「省」到周末吃,營養師直呼「好危險!」「如果食物中毒豈不是更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張惠萍指出,營養午餐因經過打菜等攪動過程,空氣中的細菌容易落到飯菜裡,比一般家裡隔餐菜或喝喜酒打包的菜還危險,必須特別小心保存。

張惠萍也特別提醒學校及學生,某些菜餚,像炒蛋並不適合打包;如果源頭就有沙門氏菌感染,一旦長時間擺放,沙門氏菌就會大量繁殖;至於炸排骨、炸魚等,因是整塊的,接觸細菌的面積小,比較安全。

學校營養午餐剩菜如何保存?張惠萍建議,最好先等午餐的溫度降到室溫後,就放進學校冰箱裡保存,等到學生放學回家時再取出,回到家後,也要儘快放進冰箱,要吃時再拿出來加熱,「剩菜最好當天就吃完,否則隔天也應吃完,不要留到第三天。」

張惠萍說,食物煮好之後,最好在一個小時內就食用完畢。夏天細菌的繁殖速度更快,溫度每上升十度,細菌繁殖速度就增快一倍。張惠萍說,食物不見得發酸才是壞掉,很多食物中毒的毒素都是嘗不出的。

【2008/01/07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