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土教育發光 教改多元

 (自由 2008-05-16 )
記者李文儀、黃以敬、趙新天/特稿

 

從「到底我是誰?」的身分認同錯亂,到六成民眾認為「我是台灣人」的主體意識普及,民進黨執政八年,在教育上落實了以台灣為主軸、從切身生活出發的理念,也確立不容抹滅的成效。

教育本土化是扁政府教育政策基調,九十學年實施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教學落實由近及遠精神,強調立足台灣,鄉土教學首次納入正式課程,母語課程實施。九十五學年起實施的高中暫綱,更首次見到獨立成冊的「台灣史」,從中國史脈絡抽出,完整介紹台灣歷史文化;地理科也提升台灣本土比重。

國語文則將比重最高達七十五%的文言文,降至五十%,讓學生花更多時間學習生活真正用得上的語體文;教材選文也增加台灣文學作品,學生可欣賞更多台灣本土文學之美。

然而理所當然的台灣主體性教育原則,卻也動輒被冠上「去中國化」大帽子,執行教育本土化最力的杜正勝部長,也遭到藍營最多的砲火。

扁政府任內,另一大爭議是教改,其實台灣推教改已有十五年,扁執政後開始落實國民黨執政後期制訂的各項教改方針,諸如教科書由一綱一本開放為民編多本,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上路,常態編班、解除髮禁,升學改採多元入學制度,都有教育開放多元及專業自主化的善意。只是在學歷第一、升學分數優先的社會價值觀緊箍咒下,社會也相對出現希望回歸單一教材的反彈挑戰。

卓越計畫 高教精緻化

高等教育部分,在各國紛紛追求學術卓越化、帶動科技經濟發展的潮流下,台灣必須面對國民黨執政後期開始廣設大學的後果,高教普及化,同時引發學歷無用論爭議。民進黨政府相繼祭出「三年三百億卓越計畫」與「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專案」,就是希望重新引導高教精緻化,將教育經費由「雨露均霑」式齊頭分配,改為計畫性引導大學分類發揮特色,讓大學開始自我檢視,積極尋求質變,社會也凝聚出辦學無方的大學可以「關閉」退場的共識。

回顧扁執政八年的教育政策,功在「堅持改革」,過則在「社會疑慮降低」的成效不彰。無論政黨或個人,也許可以批評其施政推動的手法流於粗糙拙劣,但是對於台灣教育的主體意識,從過去以中國為祖國母體的強烈失衡,到現今回歸以台灣為主軸、從切身生活出發,各界都不能抹滅其努力與成效。

在扁執政八年期間,台灣體壇也大放異彩,王建民等多名球員打進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為全台風靡的偶像,更被譽為「台灣之光」。二○○四年雅典奧運中,跆拳道國手陳詩欣、朱木炎,經過連串激戰,也突破我國參加奧運以來的「零金障礙」,兩人先後在女子四十九公斤級、男子五十八公斤級摘金,是台灣參加奧運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