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生讀公立學校 明年變貴了
|
2010/08/18 |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明年2月起,外國學生就讀台灣的公立學校,收費都不得低於私校。教育部最近修法除放寬外國學生定義,還修正收費標準,且招本國學生未足額,可招外籍生取 代。
為擴大招收外國學生來台就學,教育部最近修正通過「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明年2月1日起生效。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一等文化秘書朱多銘說,未來核給學校招 收本地生名額如不足額,學校可招外籍生,如核給學校可招1千位本地生,只招到700人,剩下300人可招收外國學生。去年外國在台供讀學位生為7764 人,預估明年可增到約9千8百人。 朱多銘表示,目前僑生和外籍生讀公立學校,都比照本地生收費,但修法後,外國人讀各級公立學校,學費都不能低於私校收費,但學校如跟外國姊妹校簽約,收費 比照本地生,則不在此限,且已入學者仍按照原有收費,直到畢業。 台大主秘廖咸浩說,台灣的學費太便宜了,台大會配合政府規定。朱多銘指出,外國人沒納稅,不應享受這些資源,因此讀公立學校收費至少要不低於私校,預估來 台的外籍生會少一點,但不會少太多。 朱多銘也指出,以往父或母一方有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能選擇外籍生身分,放寬後雖父母有我國藉者,但本人有外國國籍且申請時不具僑生資格者,即可以外國學生 身分申請入學。 此外修法後,簡化外國學生申請入學手續及文件驗證流程,不必再到駐外單位驗證,由原所讀學校以密封方式寄到學生申請學校即可。 朱多銘也表示,去年在台的外國學位生只有21.67%拿到獎學金,但金額差異大,台灣獎學金一個月有2萬5到3萬等,有的學校一個月只給1千元,以所有7 千多位外籍生來算,平均一人一年拿到3萬多元。 |
台南科技大學在九十五年七月更名,卻因與南台科技大學校名相近,更名一波三折,今年六月再提「台南第一科技大學」送教育部,教育部也不准,該校對結果失 望、不滿,除將捍衛校名,也聲請釋憲,要求憲法保障大學的命名權。
台南科大主秘廖元民指出,該校前身為台南家專、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申請改名台南科大獲教育部核准,但隨後遭南台科技大學認為校名容易混淆,向教育部提出訴 願成功,教育部要求台南科大應再加上足以區別的飾名。
台南科大再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爭取敗部復活,但法院認為,兩校名稱確實過於近似,判決台南科大敗訴,台南科大再跟最高行政法院上訴,去年十月仍 然被駁回。
教育部今年一月要求台南科大改名,校方表示改名需經校務會議和董事會同意,直到六月開會後決定改成「台南第一科大」,不過最近又被教育部駁回,要求八月廿 五日前再送新的名字。
廖元民指出,校方對更名一事「感到委屈」,改名「台南科大」已獲教育部同意,只因南台科大有意見就要改;再提新名字台南第一科大,在行政區加了飾名「第 一」,符合教育部八月六日最新公布的改名規定,教育部卻又不准。
廖元民說,教育部跟學校說明,審議委員會不同意的原因,是南台科大也申請過這個名字未獲准,怕南台科大又會抗議,但這對該校「極度不公平」。
教育部技職司長林騰蛟則表示,用台南加上「第一」的飾名,符合教育部規定,但委員會認為第一有排序的意味,怕引起爭議,因此駁回。
廖元民指出,教育部上星期才來公文,要求本月廿五日前要再送新的校名,但更名是全校的事,需要校務會議和董事會通過,根本來不及,且加了「第一」根本合 法,該校將積極捍衛校名。
他也說,該校六月已聲請釋憲,並要求加速審理,因為教育部規定只有國立學校的校名才能用行政區,私校就不行,違反平等原則,且憲法保障大學自治,也應該保 障大學的命名權和人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