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公民與社會 三分之一考題有爭議
2010/07/05
【聯合報╱記者李威儀/台北報導】


大學指考剛落幕,比對大考中心與補教老師提供的答案,今年公民與社會爭議題高達13題,占全部考題1/3,不少老師認為考題敘述太模糊、判斷條件不足,答 案見仁見智。

公民與社會今年是第二次考,沒想到爭議題驟增。內湖高中老師姜淑慎指出,部份考題出現超出課本範圍且定義模糊的專有名詞,例如「單一理想家庭意識型態」、 「族群階層論」、「性別隔離現象」,連老師看了都不知道這些名詞是哪裡來的,讓學生容易被誤導而答錯,「考題出得實在不理想。」

她說,尤其今年單選題的敘述具備多選可能,多選題答案又只能單選,將會造成很多考生因倒扣而影響成績,「考題其實應該不用這麼刻薄」。

補教老師許祥也認為,考題中有很多模棱兩可的問句,像「下列哪些敘述比較可能」、「較適當的推論有哪些」,容易形成灰色地帶,例如多選題第47題問考生對 民意調查結果的推論,結果正解卻只能選一個選項,「每個人推論不同,各有道理,為何只能有一個答案?」

許祥表示,很多單選題的敘述不清楚,所給的判斷條件也不夠,造成很多答案是「見仁見智」。他說,例如第7題談社會運動,答案是「政府招募的志工隊不同於由 下而上的社會運動」,但民進黨執政時期發動人民走上街頭反核四、辦公投,卻是「由上而下」該怎麼說?「這種題目誰看了都會很頭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