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評鑑 將試辦委員認證
通過培訓拿到證書 可優先聘為委員 大學校長擔心會嚇跑熱心服務的人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昨天在一場高教論壇中指出,為提高教育評鑑的公信力,該中心今年將試辦評鑑委員的認證制度,拿到證書者,可優先被該中心聘為委員。
大學對此反應不一,不少大學校長認為立意雖好,執行上有困難,因為部分評鑑委員是以服務心態參與,如果還要通過認證,拿到證書,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來。
元智大學和政大昨天在政大公企中心合辦「大學評比與特色發展」論壇,雖然談的是評比,大學卻對目前的大學評鑑意見多多,尤其認為評鑑委員的差異性很大。玄奘大學校長夏誠華就指出,該校歷史系去年11月才接受評鑑,但過程中有委員問了很多跟評鑑不相關的問題,包括系所人事等,卻不關心評鑑項目中的課程設計等,對學校不公平。
劉維琪表示,評鑑中心董事會通過試辦評鑑委員的認證制度,將從今年開始。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吳清山表示,這項方案將為評鑑委員開辦認證培訓課程,預定每年辦理2到3期,每期1天6小時,內容包括評鑑政策與概念、認可評鑑模式、評鑑資料蒐集與分析、報告撰寫與倫理。
吳清山指出,參加過培訓課程,並完成4所學校或4次訪評工作,且表現良好的評鑑委員,即可獲得授證,拿到證書者可獲評鑑中心優先聘為委員,甚至參與未來學門、校務等其他評鑑。
吳清山強調,這項方案只是試辦,採自願方式,目的是讓委員深入了解評鑑相關過程和倫理等,如果試辦成效不錯,就會繼續推廣,如果不成,則改採其他方式。
中山大學教務長兼副校長周逸衡表示,為讓評鑑更具公平性,應該要讓委員了解評鑑的遊戲規則,贊成推動認證制度。
台科大校長陳希舜指出,這項措施理想好,但執行會有困難。元智大學副校長江行全說,這2年評鑑工作,一年需要7、800位評鑑委員,很多人都很忙,大概不會想參加認證,如果沒通過認證就不能評鑑,可能會找不到評鑑委員。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表示,要評鑑委員主動去認證有相當困難,她不否認有的委員會有偏見,評鑑小組的召集人很重要,如發現有委員問的問題太主觀或離題,可以提醒,召集人也可觀察委員,對委員的意見可給評鑑中心作參考。
【2008-01-06/聯合報/C3版/教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