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干預審判字條 見證司法獨立艱辛
判決不合上意 有法院院長下條子「再開辯論」 有法官被懷疑是「共匪」 
 
【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今天是第六十屆司法節,百年司法文物及司法美展上午十時在中正紀念堂瑞元廳開鑼,展場內有日治時期司法文物的典藏、判決書的演進、今昔法袍的展示、法界老前輩的經驗憶往以及法庭的布置等,參觀民眾可以穿上法袍,坐在法官席位上扮青天。

展出內容有住在大稻埕的陳汝漢,聘請日籍辯護士控告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顯示人民已經學會運用近代的國家型機制來反抗統治權威的欺壓。

而為回顧司法,司法院委託中研院近代史承辦、並由台大教授王泰升訪談五位司法耆宿,耆宿們提到政黨干預司法的例證,曾任第四屆大法官的姚瑞光,並保留了當年法院院長「下條子」干預審判的紙條為證。

姚瑞光說,他在最高法院當法官的時候,院長謝瀛洲身兼國代,想競選國大主席團,他手上有一件國代的案子,謝為爭取選票,透過一位高院庭長向他請託,庭長不敢轉告他,直到判決後才到他住處說明上情。

談到過去法院的「送閱制度」,姚瑞光堅持法院院長只是審閱,而不是核閱判決。他說,當年台南高分院院長希魯曾經下條子,要他就已決定判刑的案件「再開辯論」,暫緩宣判,這根本是干預審判的司法醜聞。

第四屆、第五屆大法官的楊與齡,五十一年前在台中地方法院任職,和其他法官審理十九件鄉鎮長選舉糾紛,認為政府不能依行政命令性質的「台灣省地方自治辦法」辦理這些選舉,以程序不合而駁回訴訟,治安機關竟懷疑法官們是共產黨。

第五屆大法官陳瑞堂提到六十六年底楊梅冒領選票事件,由於其中一名被告是國民黨黨工,偵查中有人即傳言檢察官是台獨分子,案子起訴後,監察、立法院相繼調查司法風紀,當時的司法行政部長汪道淵因此去職。


【2005-01-11/聯合報/A8版/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stapler 的頭像
    bluestapler

    Bluestapler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