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打怪獸」 老師怎麼教?
2009/11/01
【聯合晚報╱王彩鸝】

老師在台上講的聲撕力竭,學生卻在台下用手機傳簡訊或上網。老師抱怨現代學生上課不專心、不認真;學生則嫌老師LKK,上課很無趣。學者發現,問題出在師 生之間的「數位代溝」,老師是「數位移民」,學生是「數位原住民」,老師如果無法在教學有所突破與創新,恐將淪為「數位災民」,大學要開始推動數位原生的 教學革新。

淡江大學最近舉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教育學院院長高熏芳提出「數位原生:教學革新的啟示」的專題報告,讓部分教授感到上了一堂「震撼教育」。

高熏芳分析「數位移民」 (Digital Immigrants)與「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亦稱「數位原住民」) 的差異,出生年代大致以1980年代為分水嶺,「數位移民」使用email及電話,使用文字溝通、喜歡人群,雖然也使用網路,但大部分接觸的都還是實體。

「數位原生代」一出生就活在有電腦、有網路的環境中,他們有新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成為新一代的「人種」,跟屬於「數位移民」的老師和父母,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高熏芳說,老師常抱怨學生「快、淺、亂、雜、虛」,學生則嫌老師「多、嚴、冷、酷、殺」。

她坦承,因為上課太無趣,學生才會去「打怪獸」,老師必須了解「數位原生代」擁有哪些特質,老師的科技運用能力必須升級,創新教學策略,學生上課才不會打瞌睡或聊天。

當「數位移民」的老師遇上「數位原生代」的學生,如何把網路科技運用在教育?高熏芳舉例說,「數位原生代」平常利用即時通訊做溝通表達,所以「數位移民」可以利用msn 一對一即時教學與討論。或是利用msn白板,師生在同一個畫面上溝通或算數。

高熏芳表示,老師的教學要「投其所好」。「數位原生代」喜歡使用視覺圖像的介面,「數位移民」可以利用搜尋引擎QUINTURA來訂定新的議題,讓學生去 搜尋。「數位原生代」喜歡利用網路社群來做社交活動,像facebook的餐廳經營,與其禁止學生去玩,不如利用此遊戲,讓學生練習成為教育性的活動,或 是利用facebook的遊戲,創造屬於自己的心理測驗。



你是數位難民嗎?
2009/11/01
【聯合晚報╱王彩鸝】

你的孩子一回家只認網路不認父母嗎?你跟孩子說話時,他的眼睛還盯著手機簡訊嗎?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網路成癮或上網交到壞朋友,學者建議為人父母者,與其把網路當作洪水猛獸,不如撥出「美國時間」,了解孩子在玩什麼、想什麼,家長才不會淪為「數位難民」,無法跟孩子溝通。

「家長和老師越是要禁,孩子越是想玩!」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高熏芳一語道破這個事實,台北市教育局日前行文市內中小學,封鎖facebook網站,讓她感到很矛盾,教育不是該「寓教於樂」嗎?與其禁止學生玩,更應教他們「數位公民素養」,學習好的網路禮儀與行為。

面對「數位原生」的下一代,高熏芳建議為人父母,不要再說自己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如果你的孩子在玩facebook ,你至少也要去註冊一下,了解孩子在玩什麼,增加親子之間的話題;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反骨」,會因為「爸媽也在玩,我不玩了」,達到反制效果,也是不錯的 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