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課綱歷史科》高中老師憂心 光考核心能力 出題難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今年大學指考的「歷史專題」如何出題?參與大考中心歷史科參考試題命題的黃文珍指出,因「專題」的課綱強調要培養學生思考、辨析、論證的能力,而不強調史實的記憶背誦,且各種版本教科書的內容差異很大,的確讓命題老師陷入兩難。

教高中歷史逾30年的中正高中退休歷史教師黃文珍,為參考試卷命題時,選擇課綱中明確提到的「孔廟」為主題,給學生甲、乙、丙、丁4段資料,再問哪些資料屬「歷史事實」?哪些為「歷史解釋」?4 段資料的討論主題為何?這是包含3個題目的題組題。

黃文珍坦言,「歷史專題」的出題要抽離史實,光考「核心能力」的確很困難,且抽離知識性的內容後,題目也易淪為空洞,「總不能離事而論理嘛!」

但如果要考歷史專題中的史實部分,也有困難。黃文珍表示,95課綱有關歷史專題的敘述少,各版本教科書的內容差異很大,不像教了多年的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有一套知識架構,「史實就很難考、也不能考。」

聽聞有些升學取向的私立高中社會組學生不上「歷史專題」,黃文珍表示不難想像,因要答「歷史專題」題組的核心能力,恐怕不一定要藉高三這一整年的教學來達成,「這也是我很擔心的一點。」

黃文珍說,為了訓練學生判讀史料的能力,她以前也會指導學生針對某一主題做專題報告,但都選在高一、高二進行,而不是要準備大考的高三階段。

黃文珍認為,歷史科95課綱的很多問題,似乎在98課綱草案都未解決,期許教育部的課綱委員能深入了解第一線教學現況,進行調整。


大考中心:歷史專題 指考必考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第一屆使用95新課綱的高中生已升高三,歷史科首次採「專題」方式授課,但有學生反應,部分私校因認為大考可能不考,根本跳過沒上或簡單帶過,至於前幾志 願的公立高中,也有上不完的問題。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明確表示,「歷史專題」指考一定會考,只是不知道會考多少,學校不應不教。

95課綱歷史科高一上為台灣史,高一下中國史,高二為世界史,高三則是「歷史專題」,上下學期各要上4個專題,上學期的專題為「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道教與民間信仰」、「醫療與社會文化」、「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但這項新的課綱修正,不只很多高中老師不會教,學生也不知如何學,北市部分強調升學的私立高中索性不教、或簡單帶過,認真上「專題」的高中則反映教不完。

北市再興中學教學組長張東勇表示,該校高三生「歷史專題」的課本有買、也有教,但因協助學生準備學測,是與高一、二課程複習搭配著上,教學深淺度較難拿捏。

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表示,如果只是簡單地傳授歷史知識,當然很快就能教完,但要培養學生具備專題研究的能力,就很花時間;有的老師光是「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一個專題就上了2個月,到期末4個專題只上完3個。

也是高中歷史教師輔導團成員的成功高中老師莊德仁則認為,台灣既然是考試領導教學,大考中心就應具體公布指考要不要考專題?比重多少?才能讓學生、家長安 心;且專題研究目的在訓練學生歷史的思維能力,宜融入國、高中歷史各階段的教學,安排在高三上,學生都在準備模擬考,也沒有心情研究。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指考都是由教授獨立命題,不可能公布各科出題比重,但「專題」占高中歷史課綱三分之一比重,不可能完全不考。


95課綱歷史科》編、考、用脫節 學子苦
【聯合報╱本報記者薛荷玉】

從高中95課綱的「歷史專題」,就可看出如今高中課程「編」、「考」、「用」脫節的畸形現象。

教育部的課綱小組為了訓練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高三課程全部編成「歷史專題」,不管指考要不要考、學校教不教;大考中心委託教授獨立命題,不管考多少、怎麼考;學校老師拚升學率,索性全都不教;學生又該何所適從?

編不管考,考不管用,偏偏用這套教科書的人又說「考試引導教學,因為不考才不教」,看到如此亂象,教育部的高中課綱小組,竟還能大言不慚,推出與95暫綱如出一轍的98課綱嗎?

北北基推行一綱一本,強調「教一本、考一本」,被教育部斥為走回頭路、妨礙教學多元發展,但看看這過於簡單的一綱、幻化為內容天差地遠的多本,且與考試不相連結,給學生、家長帶來的痛苦有多大吧!

如果說,一綱多本才是世界潮流、進步象徵,教育部理應開啟編、審、用、考的四方對話,歷史課綱應有更明確的敘述,使讀不同版本的學生,都能學習到基本的歷史知識;大考中心更不能把出題責任全推給不具名的幾位教授,只管「選才」,而不管高中端如何「育才」。

98課綱歷史科暫緩公布,顯示改變還有機會。教育部歷史課綱小組成員,都該去第一線的高中看看,新課綱都給教學現場帶來什麼影響,別只蹲在象牙塔裡,夸談新課綱教給學生什麼「核心能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