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測社會超難 歷史中華民國不見了
 
 
【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學測社會科的歷史考題裡「中華民國」消失了;現代社會考題連大法官釋憲、比利時的政治制度都考,超出範圍又很難,根本是「錯誤示範」。

歷史考題 不見民國史

歷史科考題台灣史七題、世界史和中國史各九題,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說,歷史考題明顯不想引發無謂的聯想,「中華民國史」就消失了,不只民國卅八年前的沒有,連卅八年後常出現的二二八、美麗島事件也沒有,中華民國在這份試卷的歷史科考題中不存在。

李彥龍指出,第四十二題指有一篇文章「消失的城市」,考察古代中國存在,到清代已經消失的城市,這個城市在那一省,但不知消失的定義為何。

消失的城市 要用猜的

補教老師鄒臥龍說,這篇文章是上海科學院出版的一篇文章,裡面提到許多世界上消失的城市,文中符題意的城市是匈奴都城「統萬」,在陝西與內蒙的交界,考生或許可以從「清代」這個線索中猜出。

但他強調,「讓考生用猜的,或用消去法答題,有違教育理念。」

現代社會 多超出範圍

現代社會與三民主義學測考題,內湖高中公民科老師施立菁說,三民主義的出題觀念老舊,跟聯考時代差不多;現代社會則是超出範圍太多,多是從現在新課綱的公民與社會出題,學生根本不會,是錯誤的示範。

以第五十三題為例,考的是大法官第六三一號釋憲案,施立菁說,現代社會裡沒有教大法官釋憲,更何況是某一特定的釋憲案。

第廿六、廿七題,考的是比利時的政治制度。施立菁說,在教內閣制時,都以英國為代表,頂多提到德國、日本也是內閣制。比利時在歐洲是個小國,上課不只很少提,更遑論解釋它的政治制度,考生大概只有投降。

補教老師許法羽說,要答對現代社會的考題,學生光知道時事無用,還要具有法律、政治、金融的分析及解讀能力,難度很高。

地理瑣碎 像刻意刁難

建國中學地理老師譚柏雄說,地理試題出得不好,太瑣碎,好像刻意要刁難學生,也不夠實用,太偏重在第一冊。第四十三題是辨識金門的古地圖,但這個地圖不是名作,「根本沒有線索可尋。」

第十一題考台灣的海外投資,譚柏雄說,學生有必要知道海外投資的比例是拉丁美洲多還是歐洲多嗎?不如考為什麼拉丁美洲的海外投資會增加。

地圖出三題 嚴重失衡

補教老師尹立說,台灣地理八題,中國地理三題,外國地理偏少。她指出,課程中只有兩章講到地圖,卻出現三題地圖題,嚴重失衡。


【2008-02-02/聯合報/A3版/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