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程修訂小組:大考命題 宜避開台灣地位論
周樑楷:台灣史、中國史不是「分割」 是「分別寫在兩冊,安排在適當位置呈現」 命題宜淡化政治問題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新編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將「台灣地位未定」議題放進教材,引發爭議,該課程綱要修訂小組召集人周樑楷昨天表示,小組成員不希望歷史事實被引申解釋為「台灣地位未定」,大考命題最好不要扯上台灣法律地位。
擔任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的周樑楷指出,史學家要根據歷史證據說話,過去歷史教材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根據、卻受到「台灣地位未定論」者質疑的開羅宣言文件,保存在國史館蔣中正檔案的特交檔,因有明確的證據,在新編課程中保留下來。

至於將波茨坦宣言(正式用詞是公告)、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編入,周樑楷說,國民應面對歷史事實,合乎歷史證據的事應讓國民知道,但修訂小組並不建議教材編寫者引申解釋為「台灣地位未定論」

;現在各界有疑慮,修訂小組或許會在課程綱要的說明中,強調教科書介紹這些史實時,應側重什麼、避免什麼。

周樑楷認定開羅宣言「存在」依據與解釋,正好是教育部長杜正勝提供的「讀書筆記」,但周樑楷強調杜正勝並未要求修訂小組將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納入課程綱要,他是為了要公開說明課程爭議,才向教育部要來杜部長這篇「讀書筆記」。

過去大考命題曾經出現「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合法依據是開羅宣言」選項,周樑楷建議大考中心,以後命題最好不要扯上台灣地位的法源,儘量淡化政治性問題。

對於中華民國創建史放在中國史,台灣史完全未提,周樑楷說,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無人懷疑,但該放在中國史或台灣史,牽涉個人歷史解釋,修訂小組內部曾為此爭論,他希望社會大眾及學術界也能提供意見。

而將台灣史、中國史分割並用負面語彙形容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政治情形,周樑楷解釋,台灣史、中國史都提到一些另一邊的事,不應叫「分割」,而是「分別寫在兩冊,安排在適當位置呈現」,他強調沒有那一冊是和其他冊絕對分開。

周樑楷表示,課程綱要並未百分之百硬性規定教科書一定要照著編寫,歷史書造成誤解在所難免,但教材編寫者和基層教師,都應共同負起責任,減少誤解發生。

周樑楷指出,大家都在用歷史,有人善用,有人濫用,濫用沒辦法完全杜絕,因此修訂小組希望能用這套教材,訓練學生質疑、判斷各種說法的能力,培養獨立歷史思維。
【2004-11-11/聯合報/A4版/要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stap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